作者:江晟伟 江苏镇江市实验初中 七年级

更新时间:17-08-30 | 作者:枫叶新希望杯 | 点击量: | 来源:枫叶新希望杯
诗的魅力
江苏镇江市实验初中 江晟伟 七年级 指导老师:何明
 
  静夜中,月色皎洁,我透过窗,遥望明月,手捧一卷《唐诗宋词》领略千年的哀愁,徜徉于墨香的淡雅。
  天色已晚,望着满天的星星和那轮皎洁的明月,不禁吟诵:“迢迢牵牛星,皎皎河汉女。”眼前便浮现出牛郎,织女男耕女织的景象;又不禁吟诵: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和“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风直到夜郎西”,眼前便又涌现出李白怀念家乡和对友人的思念的情形。啊?有多少动人的诗篇描写这皓月,明星?
  我开始翻起这卷《唐诗宋词》细细品味诗的魅力。
  我看到了像李白一样自由洒脱的诗人。我向往他那种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的豁达与自信;向往他那种“乘风波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的浪漫与豪情。
  我也领略了像杜甫一样情系苍生的诗人。我要体会他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的忧国忧民的情怀;更要学习他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的宽广胸襟。
  我还见识了像文天祥一样情系民族的诗人。我希望能够像文天祥那样,充满豪情壮志,铿锵有力地喊出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青照汗青。”
  诗篇也是我的老师,有着无穷魅力。
  “横看成林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告诉了我们看任何事物要从多方面考虑,让我们知道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。
  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”则告诉我们一个事理,分别与相聚犹如月亮有阴晴圆缺,乃是人之常情,要用正确的心态面对。
  与这些诗篇的次次接触,仿佛是在与他们沟通。次次发现,次次品味,次次顿悟,在墨香中我们沟通。那一刻,我黯然神伤,却富了才气,我体会到了一座青冢,无限遐想。
  这就是诗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