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养灵性在我国过去的教育里可能一直被人们所

更新时间:17-07-16 | 作者:枫叶新希望杯 | 点击量: | 来源:枫叶新希望杯
因此,我们在教育实践中,必须重视个性发展。营造良好教育氛围,采取相应教育策略,加强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,倡导和探索自主学习和开放性、研究性教学,都是有力的举措。我认为,学校和教师都不应该做修剪工,把学生的个性棱角磨平,而应该做火把的点播者,把学生个性的火种点亮。
三、培养灵性
灵性的义项有:一是指天赋的聪明才智。例“他具有当导演的灵性”;二是指动物经过人的驯养、训练而具有的智慧。例:“那匹马很有灵性,知道主人受了伤,就驮着他往回跑”。我这里讲的培养灵性,既有义项一的意思,就是说教育要保护好学生的灵性而不是摧残。也有义项二的意思,人作为高级动物,有些灵性还是需要开发、点拔和打造的。例如人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,这种灵性就需要教师的培养。
培养灵性在我国过去的教育里可能一直被人们所忽视。很长时间应试教育摧毁人的灵性。学生压力过大,精神负担过重,与生俱来的灵性被强迫压制,孩子天生的创造力被野蛮剥夺了。其实,灵性与个性都是创造力的支点。发展个性固然重要,但若缺乏聪明才智,同样难以成大器。所以,必须正视这样一个推理: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教师的工作对象是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灵魂,那么对人的灵性培养应是教育的本义之一。
所幸的是,当前在全球范围内,一个以培养人类灵魂和灵性为本的全人教育体系实践于50多个国家,700多所学校,1000多所幼儿园,60多所教师培训机构。这个实践起源于华德福教育。华德福教育理念是:“以人为本,以爱为本,顺应人的生理和思想意识的发展,培养人对生活、对自我的观察力、判断力,给予自我生命的意义和方向,寻找自我在世界中的定位。”接受华德福教育的人在学校的成绩不一定好,但走出学校后,无论他身在何处,适应环境快,生存能力强,奉献精神佳,这些优点都得益于对学生的灵性培养。其实,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也有很多很多的天赋和特长,在某些领域特有兴趣,特有灵感,特有专长,能达到一种无师自通,或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。教育如果没有看到这一点而不去激励,真是一种罪过。